当前位置:首页>资讯>自主原创

汽车新零售只是简单的电商吗?

收藏 点击:
 
编辑:郭敏 来源:- 时间:2019-07-18 09:07

阿里巴巴率先在2016年提出“新零售”的概念,并在2018年建立了“天猫无人汽车超市”,开启了阿里巴巴的汽车新零售。一时间对于汽车新零售众说纷纭,有的说是把卖车搬到网上,有的观点是建立体验中心,场景化营销,而对于它的定义和到底如何界定没有一定之规。本文以自主汽车网的角度阐述观点:汽车新零售的核心特征之一:大数据的打通及落地运用。

大数据在十年前是一个有趣的概念,而现在却成为当代企业的一个普遍特征。数据从根本上讲是有价值的,这取决于所收集的内容以及如何使用,数据可以给企业带来更好的商业洞察力,帮助企业改变经营方向,并指导学习以及为什么企业的业务如此运作。当这些数据被大规模收集时,其收益会进一步增长。
 



每个行业都在利用大数据的利益,而这些新的能力、理念和流程正以令人兴奋的全新方式重塑各个行业。在汽车行业,从理念到持续的客户服务,大数据正在从根本上改变汽车行业。

汽车行业的大数据应用落地又怎么做呢?

核心一:多维融合

随着移动端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小程序、APP等错综复杂,各种平台间有时候数据不能互通,无法实现大数据的“大”,此时,就需要我们对各种平台资源、入口、数据进行融合。

融合一方面可以是引流,将纷杂的平台数据或者客户浏览习惯引流至一个客户端APP平台;另一方面可以是贯通,展示平台、交易平台、车联网服务平台、客户端APP、小程序、店端平台、厂家平台等等各自平台窗口化,后台数据相互打通,云端存储。
同时,融合也是向外的一种融合,比如客户端APP可以融入生活化场景服务供应商链接或者产品。最终实现一个APP除包含车辆相关服务、车辆展示与订购外,涵盖衣食住行乐多维度的一站式服务。

核心二:做好线下引流

新零售诞生的背景之一就是线上流量成本的居高不下,才提出通过发展线下实体体验来完成引流。因此,汽车新零售同样需要做好线下引流。只有将线下的客户引流到线上平台之上,才有可能实现多维业务价值链的拓展,全生命周期经营才能不只是一句口号。
 



做好了这两项核心的大数据应用才能得以落地,大数据的应用主要体现在:

大数据助力精众营销
 

根据《2018~2019中国精众营销发展报告》数据显示,占据大众14.3%的精众人群,在汽车消费市场贡献了71.8%的市场规模。而精众的核心在于“精”,通过兴趣、爱好、生活方式等维度来寻找精众的生活场景,成了汽车营销需要首先考虑的。在过去,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进行大量的市调,费时又费钱,很多企业不得不放弃。

然而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习惯与纷繁碎片化的信息阅读,这些碎片化的信息是通过各种复杂的数字化媒体进行传播的。大数据通过对繁杂的数据扫描、计算,可以很快的综合各种数据采样,精准的刻画出用户画像,以帮助企业快速的找到精众。
同时,大数据可以让我们的销售与营销活动更加紧密的结合起来,营销投入、渠道分析、传播效率、费用效益比等都可以通过大数据得到更加精准的分析,让每一分营销的投入都更加精准。

大数据商机洞察

通过智能科技可以实现消费者的需求洞察,甚至预知消费者的需求,比消费者更了解他们想要什么,提前采取动作,让我们能够洞悉更多的商机。比如,在传统模式下,客户保养里程、零部件的损耗情况只能客户主动告知或者进站检测才能知道。利用大数据分析客户的用车场景,可以有效、准确的计算出客户车辆的零部件损耗情况,在客户提出养护需求前经销商已经得知,主动营销就更加精准和成功。

大数据赋能精准排产、精准研发

大数据为汽车生产研发赋能可以说是大数据在汽车行业最早的运用。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各大品牌纷纷向上发展。产品的迭代、高端的迭出充满挑战。基于品牌内原始车主的大数据分析将使得这种迭出更加的符合消费者需求。

同时,柔性生产已经被广泛的运用,大数据将更精准的支撑工厂排产。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降低经销商库存。

当然,汽车新零售仅有大数据的运用是不够的。线上的及时响应、高频互动、丰富内容经营、良好的界面视觉等线上平台的体验也十分重要。需不间断的经营,否则一旦失去了客户粘性,一切将沦为空谈。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宁浩)

【手机版二维码】

版权声明:本文系自主汽车网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并加上指向链接:http://www.zizhuauto.com ,谢谢合作。
相关阅读
在线汽车投诉 在线购车咨询
自主原创
本周本月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