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上汽集团首款全能家旅MPV G50首发款在广州车展上市,首发款-手动精英版售价91800元,首发款-自动豪华版售价123800元,分别对应1.3T、1.5T两种动力,G50全系上市时间为2019年春节后。
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品牌公关及用户运营部总监杨祯慧笑言:作为摩羯座,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蓝青松在“我行MAXUS”平台有着“勇敢、执着”的标签。
当日,在上汽大通展台,汽车有文化出品人作为摩羯座同类,对上汽集团副总裁蓝青松的访谈,就沿着轻松而严肃的氛围进行下去。
国内整体汽车市场从6月份以来销量持续下降,饱和之后下滑的趋势在意料之中,中国汽车市场在今年提前迎来拐点,在这种情况下竞争更加激烈。
蓝青松坦言,在七年的发展过程中,上汽大通的产品分别进入到容量并不是很大的细分市场。
据统计,在容量约有15万-16万的宽体轻客市场,上汽大通V80占据了约20%的市场份额。在容量大概有15万-20万的大型MPV市场,上汽大通G10同样占据了约20%的市场份额。“上汽大通皮卡T60在上市仅1年的时间内,所占市场份额不断上升,从国内皮卡销量榜排名来看,已经成为国内皮卡市场强有力的主要竞争选手。而且T60平均售价达到13万元左右,实际上是重新定义了国内皮卡的标准。随着皮卡在城市逐步放开限行,市场还会有10倍增长空间。此外,上汽大通D90平均售价也在20万元左右,产品价值比肩合资品牌,将在细分市场力争10%-20%的市场份额。”
G50的用户什么样?
今年8月8日,上汽大通家用MPV G50就面向消费者启动了定价活动,由用户亲自参与选配并输入期望售价。至今该活动已有超过85.8万人参与,提供了126万人次的定价数据。如此一来,相比于传统的调研方式只能获得几百个样本,上汽大通可以通过对海量用户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给产品定价和配置组合策略提供真正基于用户需求的输入。
蓝青松透露说,“G50的用户有几个维度。第一是年龄分布,30岁-35岁分布得最高,第二阶梯是35岁-40岁,第三阶梯是25-30岁,40岁-45岁和20-25岁的人数差不多。另外,男性用户大概占80%,女性用户占20%。其次比较多的用途是考虑到全家人出行。我们有上百万的数据,后续还会有更多的挖掘。关于RG10房车,这是一个全新的兼顾房车和平时MPV出行的产品。目前来讲,其房车功能的属性可能还是租赁的比较多。
下一代G10明年4月份上市
上汽大通已经从跨界商用车转型为一家商乘并举的汽车公司。“在跨界商用车,宽体轻客、皮卡是以生产资料为主,生活资料的产品;在乘用车业务领域,我们有G10、D90、G50,乃至于我们下一款SV51等产品,进入到MPV、SUV的市场。”
在乘用车业务领域,上汽大通主要切入MPV、SUV这两个市场。“下一代G10将在明年4月份上市,根据用户需求,还会采用燃料电池技术。”
“房车还有100倍增长空间”
上汽大通从2013年就开始布局房车业务,并在线上打造了一站式房车出行服务平台“房车生活家”。目前上汽大通的房车占据了约50%的市场份额,“房车生活家”全网已经拥有超过320万用户,稳居互联网新榜房车类首位,全网阅读量超过2600万,APP在苹果应用商店房车类排名第一。房车出行是一种生活化的娱乐性体验,上汽大通相信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多人热衷于在旅行中追求品质生活。
当日,上汽大通公布MPV升顶露营房车RG10的售价区间,为259800元-319800元,其中首发款阳光版当日正式上市,售价为279800元。“RG10的推出,我们是想细分一个新的市场,我们喜欢做差异化的业务、差异化的市场,给客户带来新的价值,RG10也是我们的第一个探索。我希望RG10能够兼顾日常的工作、生活,然后兼顾到周末的休闲和休假,既可以是一个家庭,也可以是亲朋好友。RG10的使用率肯定比RV80系列要高。”
“我相信这个市场是个蓝海市场。房车还有100倍增长空间。”蓝青松强调说。在房车出行方面,上汽大通有国内首个专为大规模定制化房车打造的研发及生产基地—上汽集团大通房车溧阳基地。“我们在房车的设计要做到对房车产品的全覆盖。上汽大通目前已经完成了全系列房车产品的开发,能够支持目前国内对房车所有的需求。另外,上汽大通的原厂房车已经完成出海,第一批房车已经在新西兰交付用户了。”
“明年汽车市场,我觉得最大的机会还是结构性的机会”
中国汽车市场今年的发展,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给汽车市场带来的发展,给新的业务业态、新的公司、新的品牌带来新的机会。这背后需要有核心能力。
对于明年的汽车市场,蓝青松有自己的清醒判断:“明年汽车市场,我觉得最大的机会还是结构性的机会,即消费升级带来的机会。国六方面,上汽大通全系产品已有准备,当然一些配置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些变化。海外销量已经占到上汽大通的20%,另外我们还在海外推广C2B模式,‘蜘蛛智选’已经在澳新市场上线。”
据悉,在海外市场,上汽大通今年1-10月取得了同比增长84.5%的增幅,而且其中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等发达国家是上汽大通海外销量的主要来源。
“我希望大通变成用户驱动的公司”
有个性化消费需求的80后、85后、90后开始走到了前台,他们的消费需求和喜好决定了汽车行业今后的发展,这也是上汽大通们面临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上汽大通做的业务布局实际上不只是商乘并举,还有房车生活的出行,“而这一切都是围绕用户的需求,即我们现有的核心能力。从产品的维度来说,就是我们的产品要能够适合货的出行、货的运输、人的出行以及人的娱乐生活。我相信最后商乘并举的这个标签会淡化,大家看到的是新的移动出行的平台。在欧美,商用车价格是超过乘用车的,上汽大通V80、T60也是这样,背后还由产品的市场价值决定的。”
所以,上汽大通是在打破行业边界。不论是做乘用车,还是商用车,首先都要把用户体验做好。面向未来,基于用户需求,商乘的边界很快会打破。
蓝青松认为市场最大的变化就是消费者的变化,而消费者最大的变化就是他们成为互联网的原住民,团队的年轻化成为必选项。“我们的年轻团队可以去面对85后市场的客户,95后的团队可以去面对95后的客户,特别是在互联网的运营这方面,网感非常重要。我们在产品、产品开发、制造、采购、物流这些方面比较强,大通在营销,特别在销售的业务领域,要到更加激烈的大众市场上(去竞争),所以团队、自身能力的提升,还有进一步从我们上汽集团内外吸收、招聘、调动一些骨干,这是必然的。”
“我希望大通变成用户驱动的公司,为用户提供产品和服务。这是用户的原因,也是业务内在的需求。我们要通过组织的在线、业务的在线能力来尽可能提升用户的体验、提升用户的满意度。”蓝青松最后说。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