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收藏家的车,很多外人是看不到的,但也有些爱好分享的慷慨之士,乐意用博物馆的方式,与众同乐。彼得·穆林(Peter Mullin)便是其中之一,他的穆林博物馆(Mullin Automotive Museum)还有官网,可以虚拟浏览馆内展品,每辆汽车的信息、数据、资料都非常翔实。
文:吴韧彦
馆内总共有120多辆展车,每次展出50~60辆,所有展车都是可以驾驶的,定期会有人开出去。彼得·穆林在保险行业致富,他的藏车集中在法国设计,主要收藏的品牌是布加迪、德拉奇(Delage)、德拉哈耶(Delahaye)、塔尔博特·拉戈(Talbot-Lago)、瓦赞(Voisin)、希斯巴诺·苏莎(Hispano-Suiza),以1920年到1939年的汽车居多,设计风格是装饰艺术风格和摩登流线风格。
他的车都是得奖专业户,不是在勒芒或F1赛事上获胜,就是在各大老爷车赛上夺冠。其中的布加迪藏车,不是世上最大的,却是世上最好的。这些车在各地的巡展和获奖,也让世人对法国车有了更多的喜爱和了解,为此他曾获法国文化艺术骑士勋章,以感谢他对保存法国文化和历史,所做出的贡献。
他对汽车的爱好始于童年,他的父亲是美孚石油的化学工程师,经常带他去参加公司举办的赛车比赛。在七八岁的时候,他就可以说出每辆停在街边的车的年份和名字。高中的时候,他有了他的第一辆车,并重造了它的发动机。
他对法国车的爱好,始于30多年前的一件小事。他一朋友要为他的一辆Delahaye 拍摄照片,想在彼得·穆林的房子外取景,朋友来征求他的同意,当他看到那辆车时,就再难忘怀,深深为它雕塑般的外观和精良的工艺所倾倒,接下来他就开始买法国车,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他的第一辆布加迪是20世纪20年代的Type 37A赛车,在藏车的同时,他开始学习布加迪的历史、它的设计、它在赛场上的赫赫战绩,了解得越多,热情也越高涨。
当有人问到,他最想跟哪个汽车界的历史人物见面,他的选择是 让·布加迪(Jean Bugatti)和加布里埃尔·瓦赞(Gabriel Voisin)。他认为让·布加迪审美品位和机械水平兼备,但他的英年早逝令人扼腕,他30岁时,在测试车辆时为躲避行人而撞车身亡。
当谈到为何要开博物馆,他是这么回答的,他认为这是他的责任,保存并分享这批珍品,让更多人认识他们,而要达到这一目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开博物馆。
他一直感到困扰的是,那些伟大的车,好似消失在黑洞中,因为都被有钱人买得去,藏在地下室里。仅有他们的至交好友才能看到这些车,欣赏这些车。他也很想搞明白,他们到底只是想拥有这些车,还是想为下一代照顾这些车。
他还有一批特别的展车,来自于施伦普夫(Schlumpf)兄弟的收藏。施伦普夫兄弟曾拥有世上最大的布加迪收藏,他们把他们纺织生意赚来的钱都用来买布加迪,最终甚至导致了工厂破产,工厂工人扣下了这批藏车,兄弟俩则逃到瑞士,这批藏品后来归法国国家汽车博物馆所有。
但有一批藏品,没有被收归国有,那是一批没有修复过的旧车,兄弟俩的遗孀赢了官司,拥有了它们,彼得·穆林则把这批藏车全部买下。彼得· 穆林对每个藏车的修复,都堪称完美无瑕,一丝不苟地还原了那个时代的辉煌,重现了法国设计的神髓。本期就让我们来看一下他藏品中的那些珍品中的珍品。
1922 希斯巴诺·苏莎
Hispano-Suiza Type H6B Skiff Torpedo
Hispano-Suiza以出色的底盘闻名。在1919年推出H6之后,很快就推出了H6B和H6C。大多H6底盘被用在赛事中,民用的并不多。1922年,一位法国客户买下了H6B底盘,并交由亨利·拉布赫代特(Henri Labourdette)打造风靡一时的“Skiff Torpedo”(鱼雷小艇)式木质车身。
亨利·拉布赫代特是法式车身制造商的先驱,那时的人们还不知道汽车应该做成什么样,很多都是马车的样子,还会以蒸汽机车、船只或是房屋做参照。这辆车可以说是第一款真正算得上漂亮的汽车。 “Skiff Torpedo”车身在造型上模仿了当时船只的设计,钝头加上锥形车尾,低矮、敞篷,在木板的铺设上采用的是跟船只制造相同的三层叠加法。虽然这种技法,很费力费时,但打造出来的车身坚固、轻盈。
1930 布加迪
Bugatti Type 46 Cabriolet
这辆车是彼得·穆林太太的最爱。1930年大萧条时期,布加迪看到的商机是,制造更加务实的旅行车,这辆车可以看作是昂贵的1927 Type 41 Royale的缩小版,介于Type 41 Royale以及1929年的Type 44之间。彼得·穆林收藏的布加迪大多由布加迪工厂修复,但这辆车则由博物馆自行修复,并替换了配色和内饰面料。
彼得·穆林太太选了橘色、黄色和黑色作为车身颜色,内饰面料则用了鹿皮,图案跟她喜爱的Bottega Veneta 手袋一致。这款车从1929年生产至1933年,有敞篷版、轿车版、豪华加长轿车版和硬顶轿车版,二战的到来,迫使很多这款车被改造成卡车,还有很多在战后因为太过耗油而被毁,剩下的也因为征税太高,而很少有人购买。
为此,尽管这辆车的产量高达500辆,但只有60辆留了下来。这辆车曾归希腊女演员、歌手、政治家梅利纳·梅尔库里(Melina Mercouri)的丈夫所有。
1934 瓦赞
Voisin C25 Aerodyne
法国人造的车向来是又美又怪,而这种造车哲学,在1934年的这辆Voisin C25 Aérodyne上几乎达到了极致。
加布里埃尔·瓦赞(Gabriel Voisin )在进入汽车界之前,是航空业的先驱,他造了世上第一架金属制飞机,实现了飞机的批量生产,还建立了飞行学校,所开公司的飞机产量曾一度达到过60架/周,后因战后订单减少,而转战汽车界。
为此,在他的车上可以看到很多航空元素,比如铝制车身、复翼飞机式样的挡泥板等。它的气动式可折叠顶篷也是一个特色。加布里埃尔·瓦赞对艺术有超高的造诣,为此他的车外观独特而又新颖,而有着丰富空气动力学经验的他,也热衷于在速度上创造新高。
这辆车一共造了八辆,仅四辆留存。这款车也响应了当时空气动力学设计的风潮,也捕捉到了当时人们对流线型车身的迷恋,它身上的很多先锋设计,使之成为当年巴黎车展上的明星,也被众人美誉为Voisin的“未来之车”。
1936 布加迪
Bugatti Type 57SC Atlantic
在装饰主义运动的巅峰时期,雕塑、家具、绘画甚至家居用品,都采用了富有未来感的线条,风格极简而又优美,汽车是这场运动的主力之一,有些汽车的造型,也已达到了艺术品的水平,而那时的法国汽车也得到了万众的瞩目。
这辆由让·布加迪(Jean Bugatti)打造的汽车是该时期的杰作之一。这款车一共造了四辆,目前仅剩两辆,这辆是四辆中最好的一辆。
它的外观上有三大经典元素:车轮上的挡板、马蹄形前散热器格栅和背脊上的铆钉接缝。其中的那条接缝,一直广受赞誉,被视作艺术和技术的完美结合。尽管它的诞生,是出自一次意外,因为原型车采用的金属,很难焊接,才有此权宜之计。
这辆车原归维克多·罗斯柴尔德勋爵(Lord Victor Rothschild)所有,还曾两度成为世上最昂贵的车。1971年,它的价格是59000美金,到了2010年,它的价格高达30多万美金。
1937 德拉哈耶
Delahaye Type 145
1937年, Grand Prix赛车界改了规则,允许使用4.5升非机械增压的发动机,法国政府想重回GP赛车界,并向世人展示他们的实力和工艺。为此,他们特意举办了一场奖金是100万法郎的Million Franc 挑战赛,借此选出最适合在国际赛事上角逐的车辆。
那年Ecurie Bleue赛车队的创始人,定了四辆Delahaye Type 145去参加这场比赛。经过几个月的调校,传奇赛车手勒内·德雷福(Rene Dreyfus)驾驶其中一辆Type 145破了赛事纪录,以1小时21分钟的成绩跑完了200公里,并赢得了比赛。
此后,它在国际赛场上赢过奔驰、玛莎拉蒂等,圆满地完成了它的使命。这辆车是工程师按照直觉和经验打造的,并未经过风洞的测试,搭载的是一台超轻、设计超大胆的4.5升V12镁合金发动机。
二战后,这辆车的发动机被送去一家机械学校作为展示之用,直到彼得·穆林买下它,并找回了原来那台珍贵的发动机。
1937 塔尔博特·拉戈
Talbot-Lago Type 150-CS
1937年的法国大奖赛上Talbot-Lago Type 150-CS的夺冠,为该品牌打响了国际知名度。该车引发的轰动,促使天才设计师约瑟夫·菲戈尼(Joseph Figoni)和Talbot-Lago合作打造它的道路版,这批车标志了20世纪30年代摩登流线艺术运动巅峰的到来。
它有“天使之泪”的美誉,它的泪珠外形,像是坠落中的雨滴,不光美观,而且带来了更快的速度、更好的空气动力学效率。这辆车一共做了14辆,总共还有13辆存世,备受青睐的它,得到了极大的喜爱和照顾。
之所以可以在战火下幸存,是因为很多买家是好莱坞名流,而且都被运到了美国。这款车每一辆都有大量的细微差别,彼得·穆林的这辆车有铝合金车身、遮阳篷、赛事尾管等个性化配置。
它的买家有法国赛车手马塞尔·巴尔萨、美国汽车收藏家汤姆·史都华·李(Tommy Stewart Lee)、印度Kapurthala的丝塔·德维(Sita Devi)公主、澳洲奥运会雪橇运动员弗雷迪·麦伊维(Freddie McEvoy)等。去年彼得·穆林的这辆车夺得了圆石滩开设的全新奖项“经典之中的经典”(Best of the Best)。
1937 汽车联盟
Auto Union Wanderer W25K Roadster
这辆车来自于施伦普夫(Schlumpf)兄弟的收藏。彼得·穆林表示,他将不会对这辆车进行修复,就让它的故事留在那些斑驳和锈迹中。
除了被法国政府收走抵债的500辆车,施伦普夫兄弟还有60多辆没有修复的车,关于这批车的归属,打官司打了20多年,最后施伦普夫的遗孀阿莱特(Arlette)获得了这批藏车,并把它们放在一个农场里,只有极少的人可以一睹真容。彼得·穆林认识阿莱特,他请求她如这批藏车公开拍卖,务必第一时间告知他。
在2008年阿莱特去世的时候,这批车向收藏家开放。彼得·穆林接到了电话后,马上赶了过去,他看到的是,成排的布加迪、Delahaye、 Hispano-Suiza 和标致,他当即买下了它们,留下了其中最有历史价值的车,把剩下的转卖了。
这辆车并不是法国车,而是辆德国车,外观非常的吸引人,性能也不赖,现代感的线条为汽车联盟(Auto Union,1932年由奥迪、 DKW、Horch和Wanderer四个品牌合并而成)接下来的车型定下了基调。它还是保时捷之父费迪南德·保时捷(Ferdinand Porsche)从工程学校毕业后参与的第一个项目。他参与了这辆车的机械发动机的设计和制造。
1938 希斯巴诺·苏莎
Hispano-Suiza H6B Dubonnet Xenia
这是一辆让人过目不忘的车,将装饰艺术与未来主义完美结合。这辆车的设计者是安德鲁·杜本内(Andre Dubonnet),他是赛车手、发明家,在一战时当过战斗机的飞行员。当时有很多相似背景的人,都想利用飞行上的经验,挑战技术的极限。
他做到了极致,通过实车展示他的创意和空气动力学设计。这辆车的Hyperflex四轮独立悬架系统,是安德鲁·杜本内的专利,之后被凯迪拉克、奥兹莫比尔(Oldsmobile)、别克等品牌采用。
安德鲁·杜本内称他的悬架具有猫一样的柔软,顺滑的操控感让人有飘浮在空中的感觉。它的车身出自已制造过多辆惊世骇俗的空气动力学汽车的法国设计师让·昂德罗(Jean Andreau),将设计从图纸带进现实的则是以精准工艺著称、堪称业界先锋的车身制造厂Saoutchik。
它用的是Hispano-Suiza发动机和底盘。Hispano-Suiza是始创于西班牙的豪车品牌,深受西班牙国王的喜爱,后来将业务转至法国,他们的发动机曾在一战中声名大噪。强强联合之下,有了这款独特的未来之作,它被汽车历史学者们普遍认为是20世纪20~30年代汽车艺术界最为闪耀的瑰宝。车名中的“Xenia”是安德鲁·杜本内早逝的第二任妻子的名字。
1939 德拉哈耶
Delahaye Type 165
这辆车曾代表法国在1939年的纽约世博会上展出,它被一致评为那届以“未来世界”为主题的世博会上最美的一辆车。这对法国汽车业而言是重大的盛事,因为此前一直是德国和意大利的汽车在赛道上一统江山。
在这辆车之前Delahaye推出的Type 145已经在赛事上取得了成功,让世界见识到了法国汽车工艺之精湛。而这辆车的亮相,不仅让人对法国汽车另眼相看,更让人们对汽车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这辆车的敞篷车身是由Figoni & Falaschi打造的,空气动力学表现让人惊叹,大红色、流线型以及Figoni & Falaschi标志性的泪滴状曲线,是几近完美的组合。既然是参展,发动机也必须是最好的,原定要给它搭载Type 145的V12发动机,可惜还没等到发动机到货,这辆车就已经运去参展,最终只能以无发动机的形式展出。
参展过后这辆车和它的发动机被分别卖给了不同的人,直到彼得·穆林买下了这辆车,并买回了它原先的那台发动机,才让这辆车重新按照当年最初的设想问世。
1939 德拉奇
Delage D8-120
20世纪早期的汽车收藏家大卫·斯科特·蒙克里夫(David Scott-Moncrieff)曾经说过,一个人要想开车,会买阿尔法·罗密欧,要想坐车,会买劳斯莱斯,如果想要个女朋友,那就买Delage。他的这段话,反映出在Delage D8-120诞生的那个年代,它在豪华车中,就如同是个性感尤物,充满了禁忌感和违和感。确实,那时很多真正有高品位的女性,会选择开Delage。
此外,D8-120的V8发动机,汲取了很多Delage汽车创始人路易斯·德拉奇(Louis Delage)在赛道上的经验,也让它吸引到了很多渴望驾驭激情、追求独特风范的男士。跟其他豪华品牌不同的是,Delage的操控格外的顺畅、轻便,马力也相当充足,而其他豪华车相较之下略显笨重。
可惜的是,由于经济不景气,最后Delage被卖给了Delahaye。这辆车的车身出自专为豪华车定制车身的亨利·霞普龙(Henri Chapron),是那个年代最优雅、精致、经典的一款车身。为此,它也登上了大银幕,在1951 的经典歌舞片《花都舞影》(An American in Paris)中有出境,不过改成了绿色车身。它还在《虎穴煞星》(Kiss Tomorrow Goodbye)、《胭脂虎新传》(Carmen Jones)等片中露脸。彼得·穆林买下后,把它恢复成了原来的颜色。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