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杨洪:航盛在新能源方面,我们的目标就是只为客户提供汽车级的产品。刚才徐总讲的安全是放在第一位。在这方面来讲,对汽车部件的产品的安全以及整个整车设计的安全,这是最重要的,也就是以人为本。航盛电子成立于1993年(24年前),前面的20年中,基本上是以车载娱乐系统为主,在5年前、6年前开始导入,在这个行业里坚守了20多年,我也是这个公司的创始人。
[详细]

英飞凌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大中华区副总裁 徐辉:首先先谈一下关于ADAS系统。之所以今天ADAS有很大的进展,从安全的角度,希望所有自动驾驶的汽车能够达到无事故,这是最终最高级的目的。从我们看到安全标准的制订,欧洲的NCAP是现在我们看到对整个系统最高的要求,其中NCAP要求安装ADAS各个系统是强制性的要求。
[详细]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资深首席专家 李孟良:汽车中国工况项目产生有深刻的变革。汽车工况是汽车行业重要的共性基础,也是车辆、能耗、测试方法和限值方法的基础。我们国家一直以来沿用欧洲的工况,对汽车工业进行能耗和排放的管理,取得很大成绩。我们国家汽车工业不断变大变强,但我们国家实际交通情况和国外差距很大,大家亲身感受到所驾驶的车的实际能耗和标称差异很大,制定中国工况呼声越来越强。
[详细]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丁荣军:首先简单介绍汽车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发展趋势。 功率半导体器件最早都是由晶闸管后来变成GTO到MOSFET,到现在用得比较多的IGBT器件。IGBT器件跟传统的器件相比,主要是驱动比较简单,同时损耗比较小,比较适合用于牵引传动包括电机控制器等。IGBT器件包括原来讲的功率半导体器件,都被誉为传统系统,在高铁里一样,把它称之为“心脏”。它主要起到能量传输和能量的点的转换,是电机控制系统的CPU。
[详细]

丰田汽车公司亚太区首席技术官 奥平总一郎:丰田汽车在2015年10月正式发布了面向2050年的环境挑战,我们在这方面,如幻灯片上所示,找到了六个关键挑战,第一个挑战,新的零碳排放汽车。目标是希望到2050年新车的碳排放可以减少90%,希望也可以来加速现在混合动力和插电式混合动力的发展,并且推动零排放汽车,包括了燃料电池和纯电动汽车。但是到2050年,HEV和PHEV仍然会使用传统的引擎,所以节能技术可以说对于未来碳减排也是非常重要的。
[详细]

大众汽车集团董事、中国区总裁兼CEO 海兹曼:首先是关于法律条文的,一个就是“中国制造2025”,这个策划确定了严格的油耗目标,另外就是中国的国六标准,也确定了全世界范围内最高的排放标准,而且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对内燃机汽车提出了非常严格的排放限制。
[详细]

宝马集团涉外与政府事务副总裁 贝克尔:首先我说一下我的观察意见,如果我们说政府、机构、学术和产业间的合作,有一件事情是非常重要的,过去我们说到的很多技术要求对于汽车制造商都是一样的,对于所有的客户来说也是一样的,你就不需要来刺激需求,因为它必须是要用这种分配的方式来改变。
[详细]

滴滴出行董事长兼CEO 程维:淘宝连接了所有的商品,百度连接了所有的信息,微信连接了所有的人,滴滴的使命就是连接大家制造出来的所有的车,提高车和整个城市交通的效率。2016年9月份第一次加入百人会,今天是第一次来参加百人会的论坛,还是有很多收获。大家知道,滴滴一直是在互联网领域里面补贴最多的一家企业,饱受争议。
[详细]

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 李斌:第一个关键思考,我们认为下一步的政策应该鼓励新的公司和现有企业的融合创新,避免出现低效的重复建设。前面也有一位嘉宾讲,现在有几十家公司规划产能300多万辆,我们统计的是230多万辆。虽然现在我们已经是全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但是预计到2020年会有1500万辆。
[详细]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牛波:我们在杭州、郑州、牡丹江、兰州四个城市取了5个样本,有12米、11.5米、18米12米的,时间从2010年、2012年、2012年10月、2014年2月、2015年10月,有这么5个批次选择了5个样本,这5个样本来看运行里程最长的已经超过了40万公里,单车累计平均运营里程达到了28万公里,单车日平均运行里程最高的达到214公里。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