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 苗圩:在这里,我也想就我国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方面取得的新进展、面临的形势、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的工作,与大家做一个交流。 第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
[详细]

科学技术部部长万钢:从四个方面谈一点我个人的看法:第一,谈一谈我们这些年来齐心协力,新能源汽车所取得的新进展,尤其是2016年的进展特别明确。第二,回归深入基础研究,提升新能源汽车的质量和效益。第三,新的发展趋势、新的发展方向,特别是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的发展又成为世界汽车业发展的一个新的热点,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深入,我们要共同研究一下智能化发展的新机遇。第四,我们怎么样更好的凝心聚力,合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创新发展,谈几点看法。
[详细]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在这一年当中,陆续显现出来的几个重要的变化也经过了几年的酝酿,一个是企业的研发路径在变化,由燃油车的引进、消化、吸收,正在转向开放条件下的自主创新,各个企业对研发重视的程度、研发投入的力度是前所未有的。另外,由于我国电动车产业化走到了各国的前列,这样就给了中国,包括电池和其它零部件在内的整个产业链企业一个通过自主创新求发展的机会。
[详细]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欧阳明高:我主要是对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技术进展做一个评估与展望,我分四点讲:第一点,关于2016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特点,总体来看201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是技术质量提升的理性增长年,我们增长了50%,这是2014年、2015年、2016年每月增长的情况。与国际相比,由于国外没有什么商用车,我们按照乘用车来比的话,2014年超过日本,2015年超过美国,现在我们保有量超过100万辆。
[详细]

年产销量双双突破50万辆后,新能源汽车产业如何继续又好又快发展?业内期待新年初始就有明确的方向。1月14日,以“提升核心技术 创新引领发展”为主题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高层论坛如期进行,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科研人员、企业高层及相关领域的行业精英,齐聚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回顾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过去,展望新一年前景,总结产业政策得失、研究市场发展短板、发现技术攻关难题、探讨产业发展新思路,共促电动汽车产业步入科学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详细]

欧阳明高表示,2016是全球纯电驱动转型的标志性年份,电动汽车曾经几起几落,多元探索,锂离子电池后来居上,技术进步超出预期,中国新能源汽车从产品导入期进入成长期。 他介绍,插电式混合动力结合了燃油车和纯电动车的优势,带动了混合动力技术的逐步成熟。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有优势,但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基础设施的问题,整车能效的问题,动力电池成本、重量、安全的问题等。
[详细]

清华大学教授 陈全世:一、节能减排的问题。不是发展电动车一定能够节能减排。新能源汽车节能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我国当前发电量中燃煤电厂占主导地位的条件下,电耗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到底比燃油车高多少,高还是低,开发推广什么样的新能源汽车才能达到节能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目标,这是一个问题,大家一直在争论。
[详细]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杨裕生:《四轮低速电动车技术条件》标准工作组第一次会议于2016年10月18日在北京召开,这是值得庆幸的事情。第二次会议上得到了下面的结果,对名称、速度、座位、安全等都有了初步的结论。第一次工作组会议上工信部授意工作组排除铅酸电池,2016年12月30日的第三次工作组会议上进一步明确了这个意图,现在已经成为会上、会外争论的焦点,到底要不要限定“不用铅酸电池”?
[详细]

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 徐长明:2014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出现了井喷式地增长,大家可以看到,2013年之前大概都在万辆的水平,2014年涨到了8万辆,2015年是33.5万,2016年将近51万,从增长率讲,去年略有下降,从增幅到增长率,2015年比2014年增长了33—8=25万辆,去年是51-33,增长不如2014年多,增幅更是下降了。
[详细]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充电联盟理事长 董扬:总说在中国做汽车难,就是因为什么时候都是做得不对,什么时候都是受到一大堆批评,汽车发展慢了说你慢,发展快了说你大而不强。电动汽车也是如此,发展慢了不好,发展快了说你是不是太快了,只是靠政府拉动,有很多质疑,质疑中国电动汽车能不能持久,质疑是不是让外国的电动汽车和整车都进来。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