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秉金,祖籍河北昌黎,1939年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高级工程师。2001年徐秉金担任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会长并兼任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名誉会长。
大学毕业后曾先后在机械工业部、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工作,历任国家计委外事局副局长、国家经委机电局副局长、国家计委工业综合二司副司长、国务院机电产品进口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主任,外经贸部机电产品进出口司司长、部长助理。1991年5月,徐秉金调任国家机电产品进口审查办公室主任。
长期代表国家工业系统参加中美市场准入谈判、GATT(关贸总协定)和WTO(世界贸易组织)谈判,曾担任中国代表团副团长以及GATT和WTO的主要谈判代表。为中国WTO研究会高级顾问、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会长,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名誉会长。
高高飘扬的红旗
红旗轿车为一汽也为中国赢得了巨大的声誉,在每年两度的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上,红旗轿车总是被陈列在最醒目的位置,成为中国工业的骄傲。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双目失明的老华侨从海外回国参加广交会,听说展览会上有一辆中国产的红旗高级轿车,他立刻要求去参观,双目失明的老人坐着轮椅让家人推着来到展览会,来到红旗轿车前,老人用手一遍遍抚摩轿车前面的红旗车标,忍不住老泪纵横。老人对身边的人说,中国能够生产高级轿车,这是我们每个海外华人的骄傲。
红旗轿车也是中国驻外大使最醒目的标志之一,每逢红旗轿车停在街上,总是有些外国车迷围观。他们无论如何也不相信,汽车工业如此落后的中国能够自己生产红旗高级轿车,有的人心存疑虑,非要司机打开前盖,看一看是不是装有外国的零部件,仔细审视完毕,他们才翘起大拇指:“中国ok”。
毋庸讳言,中国汽车工业的基础决定了红旗轿车的质量难以尽如人意。红旗轿车从诞生起就是手工生产的仿制车型,中国汽车技术力量薄弱,没有一支专门的轿车技术研究队伍,基本没有自己的技术研究,也谈不上技术储备,像这种不惜成本,手工作坊式的生产,质量问题在所难免。使用起来故障很多,这些问题影响了红旗轿车的声誉和形象。有的驻外大使反映:有几次,到机场去接外国总统,跑到半道,红旗轿车“抛锚”了,眼睁睁地看着别国的车飞驰而去,急得直跺脚。误了接人事小,影响了两国关系事就大了。
万里是很钟爱红旗的,但他也碰到了红旗抛锚的尴尬事:“我很喜欢红旗轿车,自己生产的嘛。但坐红旗我碰上两次麻烦事。一次是到机场去接领导,临到要走了,车却发动不起来。另一次在安徽,走在路上,车突然抛锚了,没办法,我只好坐公共汽车回来。为了不影响工作,我只好换车了。”
改革开放后,中国国门打开,外国轿车开始大规模进入中国。美国、德国、日本、法国,各国的轿车外观漂亮,乘坐舒适,质量稳定可靠,和红旗轿车比,如同城市的大姑娘与乡里媳妇,质量差距明显表现出来,很多领导干部开始放下红旗轿车,乘坐起国外的高级轿车。但从形象考虑,中央主要领导乘坐的还是红旗轿车,为了防止出问题,中央主要领导外出时,有关部门总是要多备一辆红旗随行。
1981年年初,时任国务院总理赵紫阳乘红旗外出时,行驶途中,车子突然冒烟了,工作人员们慌得手忙脚乱,马上中途换车,事后检查是化油器的毛病,属于小问题,但影响形象啊。
1981年5月14日,《人民日报》登出了国务院下达的“第三号节油令”:“红旗牌轿车因油耗高,从1981年6月停止生产”。当年万众景仰的红旗落到关门下课的下场,无论是中国汽车人还是全国老百姓的心里都是不好受。红旗轿车是先天不足,后天难补啊!
红旗轿车毕竟是中国轿车的第一个知名品牌,尽管是仿制的,但经过十几年的生产,红旗轿车在中国早已家喻户晓,它已经成为一个凝固的符号,牢牢地镌刻在中国人民的记忆中。有过辉煌经历的红旗轿车究竟还要不要?这是摆在中国汽车人面前的难题。更为现实的是,红旗轿车停产了,但国家在公务活动中还是需要防弹高级轿车,为此,国家不得不花费大量外汇购进了几辆外国保险车。经过比较,进口产品的舒适性以及防护性都不如我们自己的红旗ca772。自己的有毛病不要了,买来的又不如自己的,经过比较和鉴别,红旗轿车的再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1983年9月30日,一汽正式向国务院递交了红旗轿车技术改造建议书。10月22日,田纪云在国务院主持召开了生产红旗检阅车和红旗轿车改造汇报会,听取中汽公司和一汽关于重新生产红旗的汇报。
中汽公司的陈祖涛和一汽厂长黄兆銮、一汽轿车厂厂长范恒光等参加会议。在会上,陈祖涛、黄兆銮、范恒光做了红旗轿车改进工作的汇报:
1、红旗轿车存在的问题有其历史原因。中国生产轿车是靠手工敲敲打打起步的,产品主要是仿制,没有技术储备。
2、没有资金来源。红旗轿车自1959年投入生产至1981年停产,共生产39种车型1542辆车,平均年产70辆。而从生产投入来看,每车最低成本6万元,最高22万元,而卖给国家只有一个价:4万元,政策性亏损累计超过6000万元。
但国家对一汽的轿车没有任何资金支持,一汽全靠以卡车养轿车,不堪重负。没有投入,哪来产出?没有资金来源,企业也无力研制或进口关键生产设备,个别总成如车身全靠手工生产,质量自然难以保障。
3、没有专业的轿车技术研发人员,即使发现问题,也无人来解决问题。
4、红旗轿车的问题在个别总成而不在总体。红旗的使用对象特殊,一汽对红旗轿车的生产高度重视,从开始研制那天起就是作为政治任务来完成的,可以说是精雕细刻,车的总体指标并不差,完全可以和进口车一比高低。现在的关键问题是有些重要的总成如发动机、转向、刹车等存在质量问题,这些总成对材料和加工精度要求很高,一汽是用加工卡车的设备来生产高级轿车,生产精度相差好几个等量级,所以产品质量难以保证。要解决这些关键总成的质量问题需要解决高质量的生产设备,但进口生产设备很贵,红旗轿车的生产批量又太小,不值。最好的办法是直接进口这些关键总成,有了这些质量有保障的关键总成,红旗轿车的质量绝对没有问题。
他们提出,红旗轿车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创立的品牌,在国内、国际都有重要的影响,也是中国轿车工业的先锋,红旗轿车停了,政治影响大于经济影响。陈祖涛郑重地向田纪云提出:“红旗轿车改进质量后恢复生产。”
这些意见分析中肯到位,建议也切实可行。田纪云表示赞同:“红旗轿车在国内、国际都是有重要影响的产品,它的质量好坏,影响着我们国家的形象,红旗轿车改造和研制第二代红旗这个路子我是赞成的,我们这么大个国家,总得搞一些轿车,总得搞一些自己的王牌,牌子不能丢,但质量要提高。活动篷检阅车可以立刻动手搞,先了解哪个国家的活动机构好,可以进口10套装车试试,如果好的话,再进口一些。”
会后,田纪云向时任总书记胡耀邦汇报了红旗轿车的情况,并提议红旗轿车改进质量后重新开始生产。胡耀邦表示,赞同红旗轿车重生,但一定要保证质量,并指示,1984年邓小平国庆阅兵车就用红旗轿车。胡耀邦的指示使得红旗轿车得以重新站立起来。
田纪云特批了300万美元用于进口关键总成,保证了进口所需的资金。
1983年12月2日,中汽公司正式向一汽下达了红旗检阅车的生产任务,拉开了红旗复产的序幕。12月3日,中央警卫局提交了对红旗检阅车的技术要求。
红旗轿车改造过程中出现过一个小的故事。国家要订购400辆奔驰轿车,为节省资金,经过谈判,决定由一汽进口400套散件自己组装。德国奔驰公司是世界上最为著名的汽车公司,奔驰轿车是世界驰名的顶尖品牌,如果与奔驰公司合作,通过红旗轿车改造过程,可以学习世界上最先进的高级轿车设计理念和制造工艺,而且奔驰高级轿车外形与红旗高级轿车相近,只需将前部、尾部外形稍加改动即可。
(作者:翎羽)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