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可以说与世界同时起步,甚至在某些方面还领先于世界。经过“十二五”的发展,中国新能源汽车不但跨过了黎明前的黑暗,迎来了曙光,而且看到了喷薄而出的红日,基本完成了起步阶段的任务。
[详细]

2012年7月20日,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及上海国际汽车城公司联合主办的“新动2012第四节中国新能源汽车盛典”在上海汽车博物馆召开。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董事长、中国汽车报社社长李庆文发表演讲,全文如下:
[详细]

今年,是我们坚持举办中国汽车创新论坛的第十届。十余年来,我们本着坚守国家利益、坚持人民利益、支持汽车行业创新发展的原则,高举创新旗帜,讴歌自主创新,形成了重大影响力,把握了行业舆论导向,在思想多元、认识复杂、舆论纷繁中,发挥了汽车社会意见领袖的作用,赢得了广泛支持和积极响应。
[详细]

如果问现在汽车人对中国汽车产业最担忧的事情是什么,那莫过于是连续三个月汽车消费市场出现了负增长。这种担忧不仅仅局限于汽车行业内人士,社会各界对中国汽车产业是否还能够继续保持正常的增长都忧心忡忡。当然,也有一些人盲目乐观,甚至对中国汽车市场当下出现的负增长给予了积极的、可预见的良好展望。这种展望一出现就遭到舆论的强烈批评,特别是汽车行业的部分专业人士对这种盲目乐观的预测给予了深刻、有力的反驳。
[详细]

我现在认为,中国汽车承担的历史使命,不仅是实现中国汽车由大变强,更应该是在世界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中,以国际化的视野,以为人类文明做出重大贡献的姿态,勇立潮头,积极探索,创新创造,成为新工业革命中的弄潮儿。
[详细]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提到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不大的根本性原因是缺少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无论是汽车行业,还是有的地方政府,或是部分汽车企业自身,都没有把自主创新作为第一要务。
[详细]

开放是中国汽车业最伟大的选择,也是前所未有的伟大实践。开放给中国汽车业带来了空前的活力,使中国成为汽车大国。
[详细]

今年,汽车行业最让人揪心的莫过于自主品牌在乘用车市场份额的连续下降。到目前为止,已经连续下降了11个月,从种种迹象来看,继续下降趋势极为明显,何时到谷底难以判断,自主品牌企业有全军覆灭的危险。这绝非是危言耸听!这是每一位中国汽车人不愿意看到的状况,而今活生生地出现在大家面前。
[详细]

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世界新车产销量第一大国,但在光鲜亮丽的产销数据背后,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是中国汽车人难以承受之痛。
[详细]

汽车的创新活动具有非常强的协同性、系统性,仅靠单个人、单个企业、单个行业的力量无法完成,这就带来一个探讨汽车产业自主创新内在动力的载体或者说是主体的问题。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