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汽车消费已经重启,但行业、企业仍面临较大压力。后疫情时代的消费复苏,重点在哪里?对此,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闫建来认为,后疫情时代,我们需要有足够的勇气恢复经济、恢复汽车社会活力,而疫情会给汽车产业带来两大方面的影响:
首先,疫情之后,消费者拥有一辆自己专属汽车的愿望将更加突出。因此,后疫情时代,汽车的私人消费将会增长。事实上,当前我国汽车市场已经开始恢复活力,产销量已经连续5个月实现了增长。闫建来强调,汽车产业为后疫情时代经济的恢复贡献了积极的力量,继续承担着国民经济支柱的作用。
其次,疫情将为汽车产业技术升级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对智能汽车领域的技术进步推动作用更大。“智能汽车是以新能源,尤其是电动汽车为基础平台的。从这个角度判断,以电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未来将迎来较快的技术进步和市场增长。”闫建来如是说。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实现了120%的增长。尽管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今年新能源汽车很难实现“到2020年产销量达到200万辆”的“十三五”规划目标,但当前,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认知度正在逐步提升,购买愿望正在提升,而这将支撑新能源汽车在后疫情时代迎来更好的发展。
闫建来还强调,与美好的发展前景想对应的是,我们必须正视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在消费层面主要表现为,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里程和安全性能的担忧、对环保的疑虑、对驾乘体验的吐槽等。这些需要行业、企业,甚至包括媒体在内的各方参与主体共同努力。产业端需要提供正确的信息,帮助消费者解除相关疑虑。这方面,2020中国新能源汽车大赛已经重启,这项赛事的初衷就是搭建一个公共的服务平台,为各新能源汽车品牌提供一个展示的机会。让这些量产车在赛事的竞技场上展现各种性能,获得真实、权威、可信的数据,传递给消费者,让他们更好的了解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性能。这项已经连续举办了两届的赛事,呈现的数据显示,我国量产的新能源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水平,在安全、节能等各方面都有了不错的水平。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