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华为必定会成为这个时代的英雄,因为英雄往往都会选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前几天,余承东(华为消费者业务CEO)在信息化百人会峰会上表示,“由于受美方对华为新一轮限制措施影响,台积电将无法再承接华为高端芯片代工,从而华为麒麟高端芯片很快将成绝版。”
该新闻一出,不少网友开始义愤填膺,但除了发自内心的对于贸易战的痛惜外,余承东的总结也值得深思,“华为在芯片领域开拓了十几年,从严重落后、到有点落后、到赶上来、再到领先,这是巨大的研发投入,过程很艰难。”
这块可以放在指尖的小小芯片,似乎承担着这个时代里最为要重的科技使命。在那些我们并不知晓的领域中,为我们保驾护航,当然包括华为一直看好的汽车行业。
你好,鸿蒙车载操作系统
华为麒麟芯片事件还没过去多久,近日又爆出华为发生工商变更的事情。据工商信息显示,8月13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发生经营范围变更,新增汽车零部件及智能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建筑工程经营范围。
这是继5月任正非签发华为组织变动文件,批准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隶属于ICT管理委员会管理后华为在汽车领域的又一大工作,比起5月的组织变动文件,这次的工商变更似乎更有看头。
毕竟“华为不造车,要做汽车的搬运工”的标签已经令华为在汽车行业内形成某种力量,而早前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也表示,“在迎接汽车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华为不造车,将结合自身在ICT技术的积累,聚焦在开发工作量大和难度大的数字平台基础要素。”
看来,如今的华为已经做好的充足的准备,正式向汽车产业进军。
进军的第一步,华为便送给市场一个巨大的惊喜。8月14日在2020中国汽车论坛上,王军公布了华为目前三大鸿蒙车载系统信息,包括鸿蒙座舱操作系统HOS、智能驾驶操作系统AOS以及智能车控操作系统VOS。
这个三大件被誉为华为当下最新的智能车载系统。在华为的规划,鸿蒙操作系统将实现分布式架构,可以实现手机、电视、穿戴、汽车等多样化终端的无缝互联。
从字面意思上也不难理解,座舱操作、智能驾驶、智能车控,华为将有关汽车内部可以用到的智能系统完整地连接在一起,针对汽车座舱的使用场景,鸿蒙车载系统可以实现上层应用软件和底层硬件对接的需求,毫不夸张地说,鸿蒙座舱操作系统HOS可以为每一款车型做出车机版定制开发。
华为的完整化智能系统,也是第一次将过去单一的座舱系统、智能车机系统等供应链连接起来,从过去的多个端口,变成一个。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华为一家系统顶多家,让原本就弱肉强食的车机市场也变得压力山大。
要么不做,华为出手必是精品。
这一次的出手华为便将汽车座舱的使用场景通吃一个遍。对于车企而来,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他们不需要和多个供应商合作,也不需要打开多个端口,在华为的鸿蒙车载系统上就可以实现车企们想要的有关智能车机的全部内容。
这样的商机,被华为牢牢把握着。在华为描述的车载系统中,运用了很多专业术语,可以总结为一点:华为车机系统可以更加高效,更加开放,帮助车厂实现自主可控。
余承东
这和余承东总结的华为芯片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处,面对全新的新能源智能车机市场,我们有太大的优势,而这样优势驱使着我们向汽车全球化的领军位置进发,这也是巨大的投入,过程很艰难,但我们必须夺下主动权。
数字化转型
市场决定了下一步我们该往哪里走。想必华为已经敏锐的感知到,下一步他们该做什么?
不得不承认,疫情之下的市场正在发现着翻天覆地的改变。行业分析师认为,疫情之下最大的改变就是消费方式的转变,用户渐渐习惯线上连接品牌和服务商,对于汽车行业而来,线上比重的增强,意味着线下门店的服务体系将迎来巨大的挑战。
但这已经成为不可逆的趋势。
而“数字化转型”,这个从17年就开始不断被提及的词汇,终于在2020年迎来了正面讨论。
汽车行业正在急剧变化,从自动化转向新型数字化工厂,有专家预测,到2020年汽车行业的数字化和技术进步将使汽车领域的投资增加到820亿美元。世界各地的汽车制造商都意识到,如果不实现数字化转型,汽车将难以继续销售。而对于消费者而言,如今的他们早已经离不开网络,全天候的网络连接时代,意味着车企们也将花费更多的时间深究如何在网端捆绑住消费者,在过去的一年里,车企们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互联网+汽车。
在这一点上,华为也认为,品牌和服务商的服务必须跟着改进,用户在线上获得的服务会越来越好,响应也会越来越快,而服务商想要把握住更多的客户就必须依靠网络,这也是从华为手机售卖端得出的结论,毕竟买卖不分家,华为从手机零售过度到汽车,同样适用。
在2020中国汽车论坛上,王军就数字化转型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实现软件定义汽车是迎接汽车产业的变革的关键一环。”
“华为认为,在当前汽车的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用户用车场景及体验逐渐发生改变的业态下,汽车的智能驾驶体验、座舱的娱乐体验、续航和动力体验将对其作为一件商品的价值内核形成重要影响。软件可快速开发,并持续迭代升级,大幅简化硬件和布线的复杂度,构建一个好的分层架构及数字化平台是基础。”
王军指出,“华为所打造的鸿蒙座舱操作系统HOS就是转型数字化平台的开始,现在大家常用的ROS有丰富的AI开发库,方便智能驾驶开发,但是无法满足车规安全要求。用于车载的传统操作系统能够满足车规要求,但是缺少AI开发库等开发工具。”王军解释,“华为的AOS系统则可同时满足智能驾驶软件开发对生态、车规、数据驱动开发等核心要求。”
这是一个既复杂又多变的概念,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转型数字化可以推动企业革新产品模式、重塑产业生态,让汽车产业继续“大有可为”。
作为市场洞察者,华为更像是一名“监督者”,在适宜的时机里,抛出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推动汽车市场的前进。软件定义汽车便是华为抛给市场的一个观点。
当汽车不再只是一个代步工具,当造车新势力车企们的智能软件被普遍接受时,其实市场已经发生了改变,而软件定义汽车的本质就是改变了汽车的商业模式和用户的用车体验。
其实从当下年轻人购车需求点上可以感受到,大家更在乎车机的智能体现,座舱的娱乐性和交互性以及车型的续航能力等,至于车子是否好开的概念,几乎不在购车用户的首选考虑范畴。
毕竟普通用户不是专业评测人,他们在乎的永远都是第一眼给予的好感,而当汽车将从代步工具逐渐演变为全新的生活空间,华为所诠释的“软件定义汽车”便有了其真正的魅力,这便是全新的市场价值。
这个时代从不缺少英雄,但既然做了英雄便要干出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让历史记住。时代走到今天,需要华为这样的英雄,愿意站出来,改变某些固化的思维方式,让时代更加前进。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