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东风神龙和PSA之间的事情算是个热门话题。有很多人都在说中国车市真的不行了,逼着神龙汽车不得不通过卖掉两个位于武汉的总装厂和裁员千余人以图自保。还有人说,PSA在华发展受阻,很有可能会放弃中国市场。面对整个市场表现,主流言论仿佛一边倒得朝着“唱衰”的方向发展,但若从长远的角度看,我们也许能得到完全不同的结论——中国车市的前景仍旧充满希望。
裁员卖厂虽然扎心,但的确是个好选择
先看一下PSA在华裁员的具体内容,根据PSA与东风汽车达成的协议,神龙汽车将要关闭一座武汉工厂,出售一座工厂,并将裁员一千余人,以减少神龙汽车日渐高昂的成本支出。众所周知,神龙汽车在国内市场的销量一直萎靡不振,2018 年,神龙汽车销量为 25.5 万辆,同比下跌了 33%,为 2009 年以来最低水平,年度交付量在过去三年中一路狂跌。上半年业绩,同比减少约59.7%,亏损约24.89亿元人民币。
与神龙汽车的销量峰值2015年全年售出71.1万辆新车相比,神龙汽车在2018年的销量下跌了64%,从山尖跌到谷底仅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如今,到了2019年,神龙汽车的产能利用率仅仅为可怜巴巴的22%,远远低于“产能利用率在80%左右才能维持厂商运作”的红线。卖一台,赔一台,神龙汽车的低产能利用率的确是个大麻烦。因此,选择裁员和卖厂的方法虽然看起来很丧,但的确是能挽救神龙汽车的好措施。
不信我们来算一笔账,神龙汽车今年对自己的全年销量规划为26万辆,但很有可能达不到这一目标。与此同时,神龙汽车的总产能为可年产99万辆新车。神龙汽车旗下拥有四个总装厂,关闭一厂卖掉二厂后,神龙汽车仍旧拥有超过50万辆的年产能。对于神龙而言,这样的产能储备在未来几年绝对够用了。减负成功后,神龙汽车将会省下大笔的资金,可以用作技术研发和市场开发上。所以综合来看,裁员卖厂真不是件坏事,相反,这代表神龙正在寻找突破枷锁的机会,准备打一场“翻身仗”。
市场远未饱和,需求前景仍然广阔
像神龙汽车这样面临困境的主机厂,目前还有很多。大部分厂家都需要针对产能做一些优化调整,以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但这一思路被很多人误解为中国车市已经接近饱和,很难再出现过去那种繁荣发展的局面。实际上,这一说法完全来自于主观臆想,没有数据支撑也没有调查取证,完全和事实不符。正相反,中国车市远远没有达到“饱和”的标准,甚至连平均水平都差得很远。
世界银行最新数据统计显示,中国市场的汽车保有量为每千人173辆,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正常水平,连土耳其、伊朗和南非的保有量都没有超过。甚至还远远低于马来西亚的每千人433辆和巴西的每千人350辆。并且根据发改委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的推断,中国汽车保有量上限大约在每千人400辆至450辆之间。足可见,中国汽车市场还有很充足的潜力等待发掘,市场需求仍然广阔。
这一数据统计完全可以让那些“唱衰车市”的人们闭上嘴巴,长期以来,部分媒体和大V们都以“中国汽车产业黄金期已经过去”为论调,宣传“汽车行业是夕阳行业”。不仅让广大消费者看衰市场,更伤害了无数汽车行业从业人员的心。在市场经济模式下,高峰和低谷的出现都很正常。如果仅仅靠着低谷期的数据就武断地得出结论难免有失偏颇。车市一定会复兴,我们只需要给予时间,并耐心等待就好。
“购置税减半”影响正在减退,刚需逐渐突起
7月份各个厂家们的销量数据基本都已经出炉,其中有不少厂家们的销量不降反增,在车是寒冬期的表现尤为耀眼。这些销量的贡献者们大多来自刚需群体,不论市场环境有多凉,有着“我必须要用车”的消费群体仍然还是会选择进入4S店挑挑看看并签下订单。随着“购置税减半”透支市场的影响逐渐褪去,新一批刚需消费者即将加入购车大军,再加上还有很多消费者也到了“改善性购车”的时期,庞大的刚需群体正涌入市场,短则半年,长则一年,市场销量一定会出现回暖趋势。
结论:莫悲观,中国车市前景很有希望
综合起来看,中国市场的前景非常喜人,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我们不怕。市场的繁荣和萧条都有周期性,中国市场长期来看又是最有潜力也最富有增长性的市场。有庞大的刚需群体和每年都有的“老车报废换新车”购买力支撑,中国车市的回暖指日可待。熬过这个寒冬期,春天还会远吗?
【手机版二维码】